![]() ![]() |
![]() ![]() |
![]() |
正确治疗抑郁症,这些误区要避免 | ||
发布时间:2021-01-18 09:34:14 | 浏览人数:1人 | 来源: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|
抑郁症已经成为最常见的心理疾病之一,为应对日益增加的抑郁症人群,国家卫健委发布了《探索抑郁症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》,要求到2022年,抑郁症就诊率在现有基础上提升50%,但人们对抑郁症的治疗还存在不少误区。
误区一:抗抑郁药物都有副作用
许多患者会自己看说明书,或在网上查阅相关内容,但由于一知半解,会不自觉地将说明书上所有副反应,甚至包括一些罕见反应都联系到自己身上,因此很多人误认为抗抑郁药物都有副作用,不能服用。然而事实上,很多常见副反应,比如胃肠道反应、头痛等副反应仅是在治疗初期会有,药物开始发挥抗抑郁作用时,各种副反应会逐渐减轻消失。而且服用某种药物副反应,并不代表服用其他药物也会有副反应。特别需要注意的是,很多患者抑郁症状本身就以躯体各种不适为主,服药初期会对原有躯体不适更加敏感,并不一定就是药物副反应。
误区二:抗抑郁药物会成瘾
对抗抑郁药物的使用,患者常见的另一个顾虑就是服用抗抑郁剂后会成瘾。其实抗抑郁剂是没有成瘾性的。一些患者减药、停药后出现一些不适是因为治疗本身不充分,减药、停药后症状复发或者减药方法不当所致,因此减药、停药需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进行。
误区三:抑郁症就是性格软弱无能,无需治疗
抑郁不等于意志薄弱,与一个人是否坚强无关。抑郁症患者表现出的退缩、畏难等情绪并不是软弱的表现。患者发病时,强烈的负面体验远远超出其自身调节范围,患者可能会因此感到自责、无助。抑郁症的发生就像患者身体里的某个调节器暂时坏掉了,也像感冒患者不能自主停止咳嗽一样,因此“想开点”“你经历的都是小事”类似的劝慰此时是无济于事的,患者应该及时去医院就诊,以药物治疗,结合心理治疗、物理治疗等综合干预,积极治疗疾病。临床实践表明,70%以上的重度抑郁症患者都能取得满意的治疗效果,抑郁症是可防可治的。
误区四:得抑郁症很丢人
有一部分患者认为,得了抑郁症就是被扣上了精神病的帽子,因为担心被歧视而拒绝入院治疗。其实,抑郁症就像心理感冒,无需感到羞耻,只要及时、规范接受治疗,是可以改善症状的。
抑郁症容易复发,目前倡导全病程治疗,包括急性期、巩固期及维持期治疗,持续的抗抑郁药治疗能使抑郁症的复发率降低70%以上,所以及时去正规医院就诊、维持药物治疗非常关键,切忌放任不管或自行用药、停药!
(本文插图均来源于网络)
版权所有: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@ 2022 Copyright 技术支持:久远银海 |
地址:盐城市开放大道北路112号 邮政编码:224003 电话:0515-88550242 |
![]() 苏公网安备 32090202001037号 苏ICP备2020048602号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