![]() ![]() |
![]() ![]() |
![]() |
共同关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 | ||
发布时间:2018-10-11 15:40:58 | 浏览人数:8人 | 来源: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|
10月10日是第27个“世界精神卫生日”,今年我国的主题是“健康心理,快乐人生”。为进一步普及精神卫生健康知识、切实提高人们的心理健康水平,市第四人民医院、亭湖区卫计委在市迎宾公园组织举行义诊并为市民提供专业咨询,市四院专家倡导并呼吁——
共同关注青少年儿童心理健康
您的身边是否有这样的孩子:活泼好动,顽皮闹腾,浑身都是“洪荒之力”,一天到晚上蹿下跳静不下来;抑或不爱说话,不擅交流,常常孤独地沉浸在“星星的世界”里;又或言语粗俗、攻击性强,不服家长和老师管教……人们往往只关注到孩子们的身体疾病,却常常忽视他们的精神健康。
市四院主任医师、医学心理科主任高斌认为,轻度的精神发育障碍如抑郁症、孤独症、焦虑症等精神发育障碍疾病像感冒一样普遍,影响着不同年龄、不同文化的人群。令人担忧的是,很多病人和家属没有认识到精神发育障碍的病因,或者害怕受到世俗偏见的歧视,讳疾忌医。专家为此提醒市民,如发现孩子有精神障碍要积极治疗,不妨告诉孩子:“现在只是情绪感冒,虽然很痛苦,但治疗一下就会好。”
市四院医务科科长、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周爱华告诉记者,青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是一个值得全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。孩子在成长和发育的过程中经历着身体、精神和情绪的巨大变化,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,各类精神疾病直接妨碍孩子的成长发育和身心健康。近年来,随着社会工业化、都市化进程的推进,以及家庭结构、父母对子女教育方式等的改变,青少年儿童的心理压力日益加重,精神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。
世界卫生组织研究发现,中国儿童精神疾病负担占儿童总疾病负担的比例超过11%,其中抑郁症、品行障碍等疾病负担居前列。然而我们往往更容易注意到孩子的身体疾病,常常为孩子的感冒、发烧、咳嗽跑医院,平时也不忘为孩子滋补身体、增加营养,却总是忽视孩子的精神问题。除了与成年人共有的精神分裂症、抑郁障碍、焦虑障碍等以外,儿童精神疾病还包括一些特发于儿童期的精神疾病,如孤独症谱系障碍、注意缺陷、多动障碍、品行障碍等。
“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儿童精神疾病。青少年儿童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发生巨大变化的阶段,可导致抑郁障碍的危险因素有很多,研究发现青少年儿童抑郁障碍患病率集中在1.2%~3.1%左右,且存在抑郁障碍的儿童往往有其它精神疾病共病的情况。”高斌表示:焦虑障碍也是儿童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,以过分焦虑、担心、害怕为主要体验,伴有相应的认知改变、行为改变和躯体症状,发病率较高,且具有性别差异,女孩的发生率高于男孩。
此外,儿童“多动症”主要表现为与年龄不相符的注意力不集中、活动过度、情绪冲动和学习困难等,病因涉及出生缺陷、遗传、神经心理发育异常、家庭与环境等影响因素,近年来患病率呈逐渐上升趋势。其中,不发达地区患病率****,以6~10岁的学龄儿童最多见。儿童“孤独症”则表现为语言沟通障碍、社会交往障碍、表情贫乏、兴趣范围狭窄和刻板的行为模式等。分析显示,与发达国家相比,我国孤独症谱系障碍患病率明显偏低,但仍呈逐年升高的趋势,且男童的患病率显著高于女童。品行障碍主要表现为持久性的攻击性和对立违抗行为,这些异常行为严重违反了相应年龄的社会规范,与正常儿童的调皮和青少年的逆反行为相比更为严重。调查发现我国品行障碍的男性患病率约为女性的9倍,患病高峰年龄为13岁左右。
周爱华告诉记者,儿童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较成人低,以思维联想和情感障碍为主要特征,并与相应年龄行为的活动表现相比有明显的异常和不协调,起病年龄最小者为3岁,一般以12~14岁为主。除此之外,双相情感障碍、进食障碍、酒精滥用、药物成瘾等在儿童中的发病率也呈逐渐升高的趋势。另外,网络依赖或过度使用、学习困难、睡眠障碍等发病率在儿童青少年中也逐渐增加。
市第四人民医院专家表示,要识别青少年儿童精神心理疾病并不困难,只要发现孩子的异常精神状态持续一个月以上,达到严重干扰其正常生活学习和社交活动的程度、排除了躯体和神经系统疾病即可识别为青少年儿童精神疾病。一旦发现可能罹患此类疾病的孩子,家长应尽早带其到专业医疗机构就医,寻求正规的科学诊治。家长们平时应注重青少年儿童精神疾病的预防,尽力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,努力降低孩子身边可能诱发精神疾病的危险因素,多与孩子沟通,对孩子进行心理疏导,及时发现孩子的心理问题和精神异常,必要时可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,做到早识别、早诊断、早治疗。
版权所有:盐城市第四人民医院 @ 2022 Copyright 技术支持:久远银海 |
地址:盐城市开放大道北路112号 邮政编码:224003 电话:0515-88550242 |
![]() 苏公网安备 32090202001037号 苏ICP备2020048602号 |